【實體課程】7/5(六)運動醫學超音波檢查基礎班

從影像讀懂運動醫學的語言

王興國

王興國

【實體課程】7/5(六)運動醫學超音波檢查基礎班

本課程包含以下內容:

課程長度約 6 小時

課程簡介

  • 課程日期:114年7月5日(六)
  • 課程時間:上午09:30 至 下午16:30
  • 課程地點: 生生優動學院教室(台北市中正區福州街10號2F)
  • 物理治療師繼續教育學分:6學分 (已申請通過)
  • 主辦單位:臺灣功能性動作健康促進協會、生生優動學院
  • 協辦單位:華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倍可有限公司
  • 報名資格:   物理治療師、運動防護員、運動按摩師、醫師、運動員、運動教練等對運動醫學有興趣之人士
  • 招收名額:25位(額滿為止)
  • 課程介紹:超音波檢查已成為評估運動傷害及肌肉骨骼問題的第一線診斷工具之一,特別適用於對於局限於關節及肌肉組織的淺表結構進行成像。隨著運動醫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醫療專業人員(包括醫生、物理治療師、急診醫療技術人員等)開始運用超音波進行運動傷害的評估。
    本次運動傷害肌肉骨骼超音波基礎課程將介紹超音波的基本操作原理,並指導學員了解常見的運動傷害與如何透過影像資訊協助物理治療師臨床決策。
  • 備註:若報名人數未達最低開課人數,課程將取消,主辦單位將另行通知報名者

課程要點

骨骼肌肉超音波影像系統之基本操作以及肩部超音波影像:包含肱二頭肌肉與肌腱(Biceps and tendon)、肩胛下肌腱(Subscapularis tendon)、肩胛上肌肉與肌腱(Supraspinatus and tendon)、肩峰下距離(subacromial distance)等

肩部及肘部超音波影像:包含肱二頭肌遠端肌腱、肘部神經與血管、外側和內側上髁周圍肌肉、肌腱與韌帶(如尺側副韌帶),和三頭肌遠端肌腱的成像。

膝關節及足踝之超音波影像操作示範:包含股四頭肌和髕骨肌腱,內側和外側副韌帶、髂脛束。

小腿及足踝超音波影像操作練習:包含阿基里氏肌腱、小腿後肌與足底跟墊和足底筋膜等。

關於講師

王興國
王興國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治療學系 教授

瞭解更多

常見問題

會員登入問題
付款繳費問題
發票問題
行政問題
【實體課程】退費問題
【線上課程】退費問題
線上課程問題
【實體課程】7/5(六)運動醫學超音波檢查基礎班

本課程包含以下內容:

課程長度約 6 小時